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逍遥初唐 第842章 土官制

“戏已经演完了。”

说话的是唐俭,白天的时候,看到李牧一直昏睡不醒,听独孤九说了细情,唐俭便做了主张,按照李牧的意思,与王鸥一起配合,把戏给演完了。是以李牧醒来的时候,事情已经结束,朝廷的‘大军’已经撤走了,唐俭还没走,一来是惦记李牧的身体,再者也是想问问后续该怎么办,这才留下的。

李牧刚醒还有些懵,听唐俭简单把事儿说了一遍,道:”那个崔玉言和苗疆的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汉官,都抓起来了没有?”

独孤九接话道:“胖达找到了崔玉言,把他给拖了回来,扔到了水牢里面,等候发落。其他人听到风声,四散逃窜,正在追捕。”

“一个都不能放过,都抓起来,按照罪行大小,要公审。”

唐俭为官多年,还是头一次听到‘公审’这个词儿,道:“何为公审?”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切摊在明面上。”李牧解释道:“苗疆这块地方,苗、汉混居,却由咱们汉人统治。苗人最担心的,便是朝廷处置不公,偏帮汉人。心怀戒惧,甚至是不满。例如,有汉人杀了人,苗人会觉得,朝廷一定会偏帮,从轻发落。而苗人杀了人,苗人会觉得,朝廷这是栽赃陷害。不怪他们,人心如此。”

唐俭点头,道:“确实如此,我虽来蜀州仅有几个月,已经遇到不少次这种事情了。”

“公审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李牧沉声道:“苗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不够公开,不够透明,让他们有很多联想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公审,把审判,改在如同若琐节这样的场合,把案情全部公开,给所有苗、汉百姓听到。是非曲直,自在人心。我偏不信,所有细节公开透明了之后,还能有人说出来偏帮了。”

“这倒是个办法。”唐俭点头附和,心中却想到了另一个事儿。

他留下等李牧,其实还有一件事,他想为崔玉言求个情。倒不是他吃了崔家的贿赂,想救下崔玉言的性命。唐俭半分的贿赂也没收,但这件事儿,他却不得不做。

因为,崔玉言是博陵崔氏,如今这一代唯一的男丁。如果崔玉言死了,博陵崔氏必不能善罢甘休。跟李牧的死仇,也就算是结下了。唐俭这么做,也是为了李牧着想。哪怕看着崔玉言不爽,不忿,把他流放,囚禁,怎样都行,留他一条性命,或许还能威胁一下崔家,让其投鼠忌器,总比杀了,结下一个死仇好得多。

但是听李牧说出公审来,唐俭便知道,自己的这个话不用说了。李牧已经打定主意,把事情做绝了。

其实公审这事儿,长个脑袋的官儿都想得到。确实如李牧所说,全部公开透明之后,猜忌会小非常多。但是为何历任官员,没有这么做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些事儿,它就是不方便公开的。

苗疆臣服于大唐,是因为苗疆想要臣服么?那是畏惧大唐兵威。如果想让苗人顺服,只施行仁政是行不通的。还是得施以威严,该偏帮的时候,就得偏帮。

不过现在,确实也是到了时机了。都怪崔玉言等人,把事情做得太过火。如今不公审,苗人怕是也不能信服。而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必能笼络大批人心。

李牧此时做出这种选择,也是正确的。但是,他也必定得罪死了苗疆的汉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不过看李牧的样子,和他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似乎也根本就没在乎。

唐俭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猜透了李牧的心思,废话也就不说了。换个角度想想,他也觉得自己想要劝得也有些多余,李牧跟博陵崔氏的仇,早就结下了,这次卖个好,也未必能缓和,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了。

到底还是老了啊,瞻前顾后的。

想通了此节,唐俭也豁然开朗,道:“这事儿就交给我了,这几个月我也不是混日子的,哪些人做了哪些事儿,都在我心里了。他们一个也跑不了,不出三天,全拿住了。”

“好,就三天。”李牧琢磨着,苗寨这边的闲杂事情,也得几天处理。而且他现在身体虚弱,也不宜立刻上路,道:“还要麻烦唐公,写一个折子奏明陛下。”

唐俭赶紧摆手,道:“我都是配合你,事儿都是你做的,你安排的,这折子怎么让我写,我可不写,你自己写。”

唐俭做官,从来都是保持中立,四平八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像李牧这种,很明显就半点规矩没有的行事风格,他根本就不成。想都不会那么想,做也不可能那么做,这折子让他怎么写?

李牧本来是想借唐俭之口,把土官的制度方案说给李世民。但唐俭说什么也不答应,他也就没有强求,想来就算是唐俭上了折子,李世民也不会相信,这种构想出自唐俭之手,既然是脱裤子放屁的事情,还是自己做了得了。

又闲聊了一些公审的细节,李牧让独孤九代自己送唐俭下山。李牧则在王鸥的搀扶下,来到隔壁房间瞧闺女。方才在李牧昏睡的时候,王鸥已经喂过奶了,孩子吃饱了,睡的正香。

新生儿都长得差不多,丑丑的,皱皱的,没有什么看头。但是李牧看着孩子,怎么都看不够。但他却不伸手去摸,王鸥在旁边看着,以为他不喜欢自己的女儿,眼眶有些红,自己把女儿抱了起来。

李牧的眼神,跟随者孩子来到王鸥身上,见她好像要哭了的样子,心里猜到了一二,道:“我不是不喜欢抱孩子,而是不怎么会抱孩子。在洛阳的时候,我就抱不好,抱了就哭,总怕把孩子弄疼了。”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