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逍遥初唐 第188章 爱心高利贷

虽然蚕还没长成,但是已经把将要收入的新丝抵押出去了。虽然谷子还未丰收,但是也成了别人的仓中之物。所以说这就叫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更有那些黑心到家的高利贷放贷者,专检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放贷,借贷者被逼无奈,只好将蚕和稻苗半价处理还贷。如果这些还不够,就得从别的地方以更高利息拆贷,以解燃眉之急。正所谓有者急卖而耗其半直,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酬。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贫者更贫,直至卖身为奴,甚至自杀。

会造成这样极端后果的缘由,是因为贷款的利息太高。借贷作为一种商业形式,自古就有。相传发明出这种方法的人,是春秋时期娶了大美女西施,帮助越王勾践复仇的“商圣”范蠡。借贷分正常借贷和高利贷两种。范蠡干的是正常借贷,所谓十一之利,也就是年利率十分之一,超出这个标准,就是高利贷了。隋唐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搞的都是高利贷。

唐朝的高利贷分举和质举两种,分举就是后世的信用贷款,不用东西抵押,但是需要有偿还能力的担保人作担保。质举就是抵押贷款,需要以借贷人的不动产或者实物作抵押。

相对于唐朝,后世贷款的人是幸福的。后世在银行贷款,最高也不过百分之五或者六的年息。而在唐朝贷款,利息高的可怕。

李牧为了搞贷款的事情,曾去民部查阅卷宗。

历朝历代,都有官贷。唐初虽然朝廷很穷,但是也设有官贷机构,称之为公廨。李渊登基为帝的时候,定公廨的利息是百分之一百。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你贷款一万贯,一年后还清,你就要还两万贯!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已经是放贷最低的利息了。因为民间的放贷,利息更高!至少三倍!也就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息!

李牧看到这些卷宗的时候,还以为是记载有误,特意找人问了,还真就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息。与之佐证的,是一个命案。有一彭姓的贫民,五月向一个名叫高姓富户借了两石麦子,到九月还了四石。高姓富户还说他欠钱,要捉他的女儿抵账,被彭姓贫民刺死。

四个月时间利息是本钱的一倍,年利高达百分之三百,还嫌不够,可见这民间的借贷,利息多么夸张。而民间借贷,如此高的利息,还有人贷的原因,是因为公廨没有钱放贷。民部每年都入不敷出,哪有钱放出去啊!

讽刺的是,在唐朝,贷款的人基本都是贫民百姓。若不是实在维持不了生活了,谁会去借贷呀?

在唐朝,百姓一旦借贷,基本就是永世不能翻身,除了卖儿卖女卖地卖身为奴之外,就只有逃亡一条路了。

长孙皇后听到李牧说要放贷,以为他把目标锁定在了贫民百姓的身上,心中自然不喜了。

李牧是做过功课的,猜到了长孙皇后会是这种反应,不慌不忙,解释道:“皇后误会了臣的意思,臣说的放贷,不是放贷给贫民,而是放贷给门阀世家,至少也得是个大户。”

“放贷给他们?”长孙皇后皱眉,道:“这些人都不缺钱,如何会借贷?”

“因为他们手里那点钱,做不成事情,所以他们必须得借钱。”面对长孙皇后,李牧不敢过于吊胃口,赶紧解释道:“前些日子,组建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之时,臣见识到了各门阀世家的踊跃。不少人因为没能入股,甚至以头抢地,来求臣通融。但是股份有限,臣无法通融,就想着是否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一帮他们。”

“某日,臣昏昏欲睡之时,忽然就想到了办法。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的出现,会催生出很多行业。比如说,煤矿,挖出的煤,要运到大城售卖,这运输需要车马行,路上也许会有危险,也需要组织人保护。这些行业,都要有人去干。如此问题就来了,想干这个买卖的人,也许没有那么多钱周转,他即便有心,却也只能错过了。这个时候,臣就出来助他们一臂之力,臣把银行的钱借给他们,让他们把生意做起来,等到赚了利润,再把钱还回来。名头臣都已经想好了,陛下是天子,臣作为陛下的内帑令,便是天子的使者,臣来代陛下投资,称呼为‘天使投资’恰如其分。”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道:“李牧,你是否把事情想得简单了?放贷的利息那么高,那一项生意能赚得回来?本宫觉得,恐怕你这次要失策了。”

“不不不,臣以为,天使投资必将大行其道,因为臣放贷的利息,只在一分到三分之间!如此低廉的利息,可谓是爱心借贷,他们还不趋之若鹜吗?”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