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阙 第46章 我们是长城上的守卫!

“二位怎么来了?”任弘过去拱手,有些惊奇。

“任燧长,果然是汝等破虏燧出事了啊。”

樊狗屠道:“吾等在二十里外的北乡刚散了集,见到边塞有烽烟,就骑马过来看看。若是虏大入塞,也好回去警告乡邑闭门御敌,若是还能守,就帮着守一守,御敌于塞外。”

郑猪屠则笑道:“然也,说不定还能斩一两个首级,挣点钱呢!可惜这次却是来晚了。”

他们竟为没跟匈奴人打照面感到遗憾。

任弘见二人披甲带剑,俨然两位武士,若非他们手上还沾着的油腻,谁能想到几个时辰前,这俩人还在集市上跟买肉的人讨价还价呢……

且马背上还有两把弩,虽然都是四石具弩,但比烽燧里的那几把只好不差。

这不奇怪,因为汉朝普通百姓是可以持弩的,汉武帝时,针对是否应该禁止民间持弩,丞相公孙弘和光禄大夫吾丘寿王还打过一次嘴战。

当时关东地区盗贼横行,公孙弘认为应该禁弩,因为这种武器射程很远,威力极大,盗贼们持有弩机,在山林据险而守,让官兵很是头疼。

但靠下棋上位的吾丘寿王,却跟公孙弘唱了反调,他认为:秦始皇统一后,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可是陈胜吴广和高皇帝,不是照样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吗?根子出在朝廷太过急狠的政策上,没收弓弩,对改善民间盗贼横行的状况没啥用,还会让良家百姓失去自卫的武备。

这场辩论堪称汉朝版的持枪之争,最后汉武帝倾向吾丘寿王。

刘彻当然不承认是中央政令出了问题,而是考虑到民间丁壮皆习弓弩,这让汉朝能直接征募大批弩兵弓兵,而不需要从头训练,是汉朝对匈作战的大优势。

在后世的和平年代,国内禁枪是绝对正确的!

但在烽烟频繁的汉朝,百姓习武是好事,不能因盗贼持弩作乱,轻侠白刃斗殴而因噎废食。

因此,汉朝良家子弟挽弓持弩,纵马驰骋,简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既然有这么一大批现成的预备役,不用白不用,于是汉朝在律令里,鼓励边塞的百姓与吏卒一起御敌:

“能与众兵俱追,先登陷阵斩首一级,购钱五万!”

不只是斩首有钱,若追逐入塞胡人,将他们抢掠的牲畜夺回还给主人,还能得到其中一半作为报酬。

于是敦煌郡的青壮,尤其是在烽燧服过役练过五兵,家里有马匹的良家子弟们。每每见到烽烟燃起,安顿好家人后,便带着伴当加入官军,与之一同御敌追敌,把这当成农闲赚外快的营生……

“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力气,以射猎为先,故有诗云: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果然不是夸张啊。”

任弘感慨道:

“有这样的百姓,难怪会被称之为‘强汉’!”

同时也有所醒悟。

“我早上在集市时,还是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他们了……”

任弘看着越来越多良家子、轻侠们纵马抵达破虏燧,比正规军支援还快些,正是他们和中部都尉府的骑兵一起,远远吓退了匈奴人。

“不止是吾等这些长城上的守卫,在保护塞内百姓。”

“塞内的军民,也在用另一种方式,保护着我们啊!”

……

更让任弘惊喜的是,一声马鸣后,一匹红色母马慢悠悠从西边沿着长城走过来,正是萝卜,它闲庭信步地回到破虏燧,仿佛只是饭后放出去散了会步。

“好萝卜,你虽然是匹年轻的小马,却也识途啊。”

任弘骑上了马,而还能走得动的赵胡儿、韩敢当已经站到了长城上。

他们能看到,来自中部都尉的骑兵终于抵达了长城一线,骑士们皆着轻甲,头上戴着小皮帽,双腿紧紧夹着马身,背着弓弩,横着刀、矛,从各个隘口出塞,准备迎击任何胆敢近塞的胡人。

但塞外匈奴人的大军,此时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只在原地留下了一堆杂乱的马蹄印。

还有一具被剥去赤甲,斩掉头颅后,孤零零躺在沙地上的尸体……

任弘叹了口气,招呼二人道:

“老韩,赵汉儿!”

“吾等一同出去。”

“将宋助吏,接回来!”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