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一个人的抗日Ⅱ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刚柔并济

“是的,总统先生的眼光深远,亚洲的形势确实很微妙,也很紧张,北极熊的手伸得太长了。”尼克松低沉的说道:“贵国作为亚洲安全的基石作用不可替代,我们两国的亲密合作将会开创一个新的篇章,这一点务必请您记住,并请转告钟大总统。”

“当然,对总统先生的表示,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相信钟大总统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黄历脸上浮起浅笑,停顿了一下,说道:“追溯一切成功的政策,其实都有一定的预兆。总统先生只须把计划归之于通常在开始时的一连串即兴动作,对中国的新政策也不例外。我们的动作不能太快,或者太张扬,顺其自然就好。之过急有可能刺激苏联对中国采取先发制人打击,行动迟缓又可能使中国认为这是美苏勾结,有可能使他们同莫斯科做现实的买卖。这样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很微妙的东方人的心理。”尼克松悄然吐出一口长气,疑惑地问道:“不知道您对此表示乐观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一些蛛丝蚂迹中寻找线索。”黄历装出莫测高深的样子,仔细分析道:“中国最近召开的党代会上的演讲便能说明一些问题。其一,演讲重申了支持东南亚、印度和以色列的阶级斗争,但是未予强调,谈到老挝和越共时是敷衍塞责的,也没有同意北朝鲜在最近的紧张关系中所采取的立场;其二,贬低美国似乎只是走走形式,演讲中也没有表明中国担心会同美国发生战争;其三,大会上没有对任何一个政府说好话,而只对一个党——阿尔巴尼亚党说了些话话,道义上对其他gcd持严厉的态度,这与公开表示希望推翻非gcd邻国是互相矛盾的;其四,演讲指出苏联和美国对中国形成了同等的要挟,这就满足了实现三角外交的先决条件之一。嗯,仔细研读中国的报刊,会有很多发觉,这只能说汉语所能表达的意思是相当令人品尝的。”

尼克松仔细回味,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基辛格,基辛格钦佩地点了点头,说道:“中国确实有可能希望重新进入国际外交舞台,但他们可能面临着和我们差不多的困难,都必须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状态,即不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而且,跟美国和解会使毛zd的‘反帝领袖’形象遭到损害,所以他们更要特别慎重。”

“呵呵,不愧是博士,还是哲学博士。”黄历笑着自嘲道:“我的学历太差了,虽然我喜欢看书,可还是很羡慕总统先生和基辛格博士所遭到的高等教育。”

“但总统先生分析入微,能从我们所忽略的迹象中得出精僻的结论。”尼克松恭维道。

“这不是什么才能,而是基于对汉语和汉文字的熟悉。”黄历谦虚道:“总统先生看到的是翻译成英语的演讲,其中一些微妙的含意和暗示便会消失或变得不明显,文化的差异而已。”

“看来我有必要学学汉语。”尼克松开着玩笑,将头又转向了基辛格,笑道:“我的顾问,你也应该学一学。”

“嗯,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黄历点了点头,笑道:“如果总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突然说上两句汉语,那绝对会是一件惊动性的新闻,会一下子拉近双方的距离,和谐双方会谈的气氛。”

“是这样吗?中国会邀请我去访问?”尼克松的眼睛一亮,对黄历看似调侃的话很是当真。

“应该是这样的,虽然听起来还很遥远,但确实是可能的。这不仅将使全世界的新闻界感到惊讶,而且会改变国际政治结构。”基辛格给了他肯定的回答。

尼克松的脸上浮现出了得意的光彩,虽然很快便收敛了,但黄历已经看到了。

……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