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50章 棘手的战场

而且在东北局和军区资金紧张,有限的资金要用到军工产业以及重工业上的情况之下,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基础工业,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建设。保留部分民间的民族资本,对于根据地来说是利大于弊。

一是可以利用资本的流通,收取税金以弥补资金上的不足。二对于一些目前无力建设的民生基础工业,可以利用民族资本投资替代。三最重要的是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就业,缓解根据地内非农人员就业的压力。

还有一点就是这次美国人运来的机器设备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军工产业设备。这些设备,以军区目前的人力和物力来说,根本就无法使用。将其出售给民族资本,可以回收部分资金不说,还可以加快根据地内工业化的进程。

早在占领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后,杨震主持的军区政治部、后勤部以及东北工委的联系会议上,就明明白白的提出,商业不能死。而且不仅不能死,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根据地内的商业行为活跃起来。战时**,这没有错。但是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对民族资本即保护,又要支持。

只要不违法,不通敌,那些民族资本要予以保护。同时要有效的利用根据地内,尤其是哈尔滨地区大量的商业人口,加快轻工业基地的建设,以争取对苏出口取得部分税收,缓解东北局资金紧张的现状。同时争取在三到四年的时间之内,培养出一批自己的红色资本家。

但这是对于根据地内的普遍情况来说。对于杨震心中的那个自从取得与关内联系后,便一直盘算的想法,杨震却始终找不到即可靠,又有商业头脑善于经营的人。可靠的,在商业上达不到杨震的要求。达到杨震要求的,又不可靠。

商业人才这方面虽说可以自行培养,但是没有一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是培养不出来的。而且可靠性的方面,也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这种人才中央不是没有,但是不多。而且多是在沦陷区工作。让中央忍痛割爱,杨震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自己的那个计划极为绝密,没有一个可靠的人选绝对不行。这也是杨震为何早就有打算,而一直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合适执行人选。在收复哈尔滨、齐齐哈尔后,再加上佳木斯三大城市,根据地内的商人数量并不少,但是可信任的没有。

如果这个老人真的像是社会部转过来的资料上写的那样,对于自己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而弥坚,人老成精,这句话用在这种一辈子打熬在商海中的人身上,绝无半点夸大之嫌。

有了这个在商海之中打拼了一辈子老人的经商头脑,再加上这个老人的抗日热情,杨震认为自己那个秘密事业交到他的手上,应该不算选错人。不过,这件事情还需要自己与这位老人面谈之后,才能下定最后决心。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