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周女帝(GL) 分卷(66)

自然确定,这可是我从占城的农民手里收购出来的,足足二十石呢,我还特地挑选的最优质的稻种。

据说那边是一年三熟的?

小公子你学识真渊博,这占城极为炎热,全年无冬,这稻谷种下去,不足两月就成熟收获了。不过这占城稻最重要的可不是它一年三熟,而是它极为抗旱,在山坡这样不是很好生长的贫瘠土地上都嫩生长得特别好。

听着他们的对话,薛知景走进了院子。

说实话,她对农业和植物学可是一点研究都没有,就靠着点博闻强识的能力知道些信息罢了,正好田守玉在这里,让她好好瞧瞧这稻谷吧。

跟那运送来占城稻的商人多加询问了一番,看了那个商人出海时,在市舶司登记的证书,以及他在占城时,对方的管理系统的登记文书。

算是记下为待试验的种子了。

薛知景想着,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正好这田守玉听闻海商送来新的种子,便过来想要看看。她便对她说道,近日我想组建一个农学院,既做农业试验,又可以带一些学生,你可愿意来这农学院做个先生?

田守玉可没一下子答应,还问道,可是试验这新来的占城稻?

自然,第一个让你种出来试验。

若有最新的种子,可是有会第一个送来给我?

我在这里应下了,以后你便是所有外来种子的第一个主人。

那好,我就给你当这个先生吧。

第98章 综合大学

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做起来了,那就要往大了做。

薛知景准备开一所现代化的综合大学。

大成王朝学校也不少,各个州县都有学校,朝廷有国子监,不过学生人数都不多,主要教学目标都是科举。

科举制度并非腐朽落后,腐朽与先进都是相对的。

在这个从王朝的最东边去到王朝的最西边都至少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路程的时代,科举制度为王朝的统一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毕竟人才到哪里都是人才,科举考试也能把他们选拔出来。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薛知景来说,这些学校招收这么少的学生,只为了科举考试,有那么一点浪费人才。

大成王朝这么多人,应该给予更多的人一些专业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个时代对于各个专门学科并没有分得特别细,相应的学科内容也没有专精到一定程度,所以这个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分类应该要大一些。

所以薛知景要建的这所大学暂时分为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农学院、经史学院和军事学院。

工程学院邀请阿伊拉来当院长,从全国招募一些厉害的工匠们或者学徒过来,教授内容可以从器物制造比如水车犁铧印刷机到大型机械制造比如海船,未来这部分是可以总结形成物理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的。

经济学院她自己亲自来抓,让童富也来当教授,学生学习的内容面向实用性,现在她的丽春院、盛丰钱庄以及其它她入股的一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掌柜和伙计,现在还可以从全国进行招募,相当于从别人家的店铺里面抢人,但总归是需要持续培养的。

农学院便是让田守玉来当院长,再在全国招募一些老师,应该有相当多的举人或者秀才愿意来当教授的吧。农业是这个时代基础中的基础,薛知景希望,通过这个农学院,能增加农业技术,提升农田的亩产量。

经史学院便是教授传统的典籍,目标是科举考试。薛知景准备在这个学院收取高昂的学费,一则用这个学费补充其它学院经费的不足,二则,吸引来学生之后,总会有一些不擅长科考的学生转学院,一举两得。这个学院没有身份门槛,应该会有很多商人子弟愿意过来读。

军事学院便是薛知景用来培养武将的学院。像是李婧、陈棠他们这样出身在中层武将家庭里面的孩子,从小就有接受过军事理论与武术训练,只是缺少机会。大成王朝的武举随朝廷心情,不知道哪年才举办一回,中了武举也顶不了什么用。正好现在要打仗,培养了武将,回头就可以拉到战场上去训练去。

至于这个学校的经费,一则发行国债筹集,二则她便要去跟各大商家好好化缘一番。

若有商家愿意捐一座楼,那么这座楼可以以这个商户的名字命名,他的生平事迹将被刻成碑永远屹立在这栋楼的门前。

若有商家愿意提供长期持续的奖学金,这个奖学金也会以该商户来命名。

总有那么些有钱但缺名声,更缺少跟朝廷拉关系的机会的商家愿意为学校捐款的嘛。

若是之后学校的成果斐然了,还可以给这些商家的子嗣更多的入学机会。

大成王朝不禁止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但他们因为家庭氛围和环境原因,子弟们在科举一途上缺少机会,他们来读这个学校的可能性非常大。

商家得了名利实惠,学生和学校得了发展的机会,双方都很开心。

建学校这样的事情,元含章自然是支持的,不过就是担心钱从哪儿出。

之所以官办的就那么几所学校,学生也没多少,主要还是钱的问题,全部都是国家财政出钱,还要给学生发生活费,压力很大的。

听完薛知景的打算,元含章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

够贼的啊你!

薛知景抿唇一笑,不是她贼,她当年在海外读书的时候,可见多了,大学都是这样自负盈亏的。

没办法,大成王朝看着富,其实穷得很,一分一厘都安排好了,税刚收上来立刻就花得一干二净,比月光族还厉害,想干点更多的事情都得自己想办法。

唯一不好说的,就是这地的问题。

这建康城本就不大,以前不是皇城,皇室的产业早就当作赏赐给了各个宗室,连现在住的皇宫都是一个国公的府邸呢,城里更是没有一块空地,都是住房,还都是有主的。

江南地区又是地狭人稠的区域,都没什么空地。

不得已,薛知景只好靠着自己的一张嘴到处去化缘了。

总算是靠着皇室的面子和她盛丰钱庄东家的面子拿到了一些地,学校都还没建呢,给捐赠者的碑就要先做了。

但因为捐赠人是好几个,他们捐赠的地方也不是在一起的,所以几个学院就不能在一个地方了。

建康城里有两个空院子,建康城外有两块农田。

先这么可怜兮兮地把架子搭起来吧。

建康城里的两处院子收拾了一下,拆了些屋子又建了些两层的房子,虽然逼仄了点,勉强应该能容纳下薛知景规划的学生人数了。

城外的农田一块是军事学院的,一块是农学院的,建房比较少,多了些空地做活动场所和试验田。

这两个学院都好说,军事学院之后估计训练场所不会固定,指不定就直接拉到前线去实战训练了,而农学院应该也会全国各地进行试验种植。

薛知景简直恨不得自己一个人掰成两半的花,连睡眠时间都大幅度地被压缩。

连李婧要进考场了,她才听说了这个事情。

李婧这第一轮要参加的是州试,也是考三天。

为了方便,她特地换了一个男装,一身灰色的布衣,头发扎了起来,用头巾包住。

她从小习武,气质本就偏刚硬,这身装束确实给她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毕竟也是战过沙场见过血的人,又管理了这么大一个丽春院多年,她整个人的气质不是一般的学子所能有的,虽然容貌并不是那么出众,但是却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士子们早就听说了有个女子在皇宫门口下跪磕头求了太后要参加科举考试,一个个的都想要看到底这个女子是何方神圣,长什么样子呢,甚至他们在学习之余于酒楼相会的时候,士子们还会调侃着说,到时候谁住在那女子的旁边,一定要把持住自己之类的。

可惜了,他们要失望了。

李婧比他们还像白衣士子呢。

来送她的只有汀兰和元锦陈棠,李婧的父母和哥哥都没有来。

自从李婧要参加科考以来,李婧的父母简直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碎了,有一种没脸见人的感觉,李婧也干脆从家里搬了出来,住进了丽春院。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