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苏家有女倾繁城 二百九十九:证词

“姑娘轻声些。”璃笙连忙劝道。

苏韵瑶气不打一处来“只会这种卑劣手段的畜生!”

“那…那现在该怎么办?”苏墨瑶问。

“只能等宫里的消息出来了,眼下怕是皇上不愿再相信太子殿下了,这次…估计是悬了。”

第二天下午时,果真传来了消息,不过这消息,却让苏韵瑶觉得很是失望。

朝堂之上有那些难民已经编排好的证词,还有林家党羽的句句诛心,皇上居然真的信了太子殿下不顾难民们的性命,拿他们的救命粮和银两送去别国,企图打造兵器招兵买马,骑兵谋反。

白景岳连忙出来说“陛下!当初太子殿下去南方治理灾情,是林家极力推荐的,臣瞧着不简单,太子殿下有心胸有谋略这臣知道,可臣更了解的是太子殿下爱护陛下您的心,太子殿下在东宫帮陛下您处理政事,从未出过半点差错,为何到了南方,就出了岔子?为何林太尉当初极力推举太子殿下去南方?要说这其中没有是非,臣绝不相信。”

不等皇上说话,林太尉先站了出来“定国公说的是,太子殿下是有心胸善谋略,这就自然不能将他和起兵造反分开了,只有足够有谋略的人才敢考虑那种事情,陛下,臣也觉得好奇,为何前脚刚出了太子殿下运送的粮草银两被劫一事,紧接着这些难民们就跋山涉水的来了,若不是有大冤屈怎会如此?再者,定国公方才字字句句都剑指臣推举太子殿下去南方,那是因为臣觉得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应该多去历练历练,朝廷出了问题南方有几千甚至几万难民,难道身为中宫,他不应该出一份力吗?”

皇上在龙椅上坐着,手里是紧紧捏着拳头,脸上面如润铁,阴沉的吓人。

太子被禁闭反省,在这件案子有个水落石出前,所有人都不得见他。

程涛也被叫进了宫里,因为他是当初同太子一起去南方的,所以叫他去传话实属正常。

盛桂芝不放心,她总觉得林家这次的这盘棋下的太大了,看来不仅是太子,就连程涛都未必能被保住。

刚开始出现粮草银两被劫的事,所有人只觉得是林家给的一个下马威,如今看来怎是如此?分明是林家设计好了陷阱等着人往里跳呢!意图谋反这可是大罪,就算是太子,轻则终身囚禁,重则凌迟斩首。

苏韵瑶听完这些吓得呼吸都忘了,抓着怀香的手反复的问“确实如此?太子被关了禁闭,我表哥也进宫了?”

“千真万确啊姑娘,现在整个寻京都知道这些事了,有不少百姓已经在宫外喊废了太子。”

“不,太子殿下帮着皇上这些年治国有方,那些百姓不会凭白忘了当初的那些好处,我看就是林太尉想逼着皇上做决定,这是在拿老百姓的嘴硬往太子殿下的脖子上架刀啊!”

“可这事终归没个说法,皇上还真能废了太子不成?”苏锦瑶凑过来问。

“不一定,没有说法其实就是有说法,难民的命是命,林家人煽风点火也就罢了,那些百姓无论是被骗还是被威胁都已经说出了对太子不利的言词,就算太子殿下不认也没法子。”

“为什么?那也太不公平了!”

“九姐姐,你太单纯了,来控告太子殿下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算了死了丢了的好几百人,这群人将那场景描述的活灵活现,太子殿下完全没有准备,这是吃了个哑巴亏,回头他再说什么又有谁会信?不过是一伙人极力控告,一伙人打死不认,翻来覆去的牛皮官司,这会儿整个寻京甚至寻京外头的百姓都知晓了,事情越闹越大,皇上就算有回护之心也无用,他还能处死所有来控告太子殿下的难民不成?到时候就是丢了民心了,相反,为了稳住民心,他废掉太子还能减损轻一些。”

“这…这可真是不讲理!”苏锦瑶十分气愤。

“林太尉就是揪住了这一点,百姓们个个嫉恶如仇,都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任意发表想法,这都是给太子殿下加刀枪的,何况还有太子殿下企图谋反的事,这件事不知皇上信还是不信,要真是信了,怕是要出大事。”

如今的苏韵瑶有些冷静不下来了。

第二天上朝时,说的依旧是这件事,下朝回家苏耀紧张的,愣是在大冬天起了一身的汗。

老太太、秦曼槐和苏耀在常熙斋讨论此事。

“耀儿,你看官场看的透彻,你觉得这件事,谁是谁非?”老太太问。

“不用细想,太子殿下这是中了圈套了。”苏耀叹了口气“设这个陷阱的人,算的又狠又准,他知道皇上最在意百姓的说法,知道皇上最在意民心,知道皇上若是听说太子殿下企图谋反一定会生气,就这几件事,就足以让太子殿下倒台了。”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