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美利坚纵享人生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得邦德者得天下(求订阅)

之后米高梅收购联美,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之一,同时顺理成章地把《007》系列的电影版权收归麾下。

诞生于1962年的《007》系列电影在19年之后,第一次加入米高梅片库大家庭,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如今迪士尼为了漫威的完整,强行收购福克斯,跟当初米高梅收购联美的一幕完全是情景再现。

不过《007》的命运就和邦德一样,永远波澜丛生。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米高梅几经易手,成为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中,鲜有的因为并购不断衰弱的巨头。

进入二十一世纪,更是经营惨淡。

千禧年没过多久,柯克科克莱恩宣布出售米高梅。

尽管米高梅彼时已不再拥有摄影棚、外景地或其他硬件设施,而且只生产有限数量的影片,但它仍然拥有一项有着巨大价值的资产:一个拥有4100部影片和10600部电视剧集的片库,而米高梅皇冠上最耀眼的珠宝就是《007》系列电影,这可能是史上最价值连城的系列电影。

想要接手的买家看中的正是这些ip的巨大潜在价值。

不说别的,单将包括《007》系列在内的片库影片版权授权给全球的付费电视、有线电视网和电视台,年均收益就可达6亿美元。

然而,看似稳赚不赔的的生意却没那么简单,因为涉及到版权,还需要与其他影片的权利人分享这笔可观的收入。

为了评估片库的真正价值,当时的买家之一维亚康姆派出了一支由其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组成的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针对每一部影片未来10年的可能受益进行估值。

算上合并米高梅和派拉蒙后的其他受益,分析报告显示,维亚康姆的经理人们对米高梅的估价为35~40亿美元。

而迪士尼在此之后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对米高梅片库估价的过程,他们的估价为30亿美元,但同样选择了放弃收购该公司。

与其他买家不同,索尼觊觎米高梅的意图在于将企业的未来押宝在自己的蓝光高清dvd格式上,它需要获得其他大制片厂对于该高清dvd格式的支持,以此来应对当时的格式战争。

当时,东至集团和微软这样财力雄厚的巨头使用丰厚的现金,使其他大制片厂排他性地将影片以hd-dvd的格式复制输出。

如果索尼能够将米高梅的片库排他性地以蓝光格式复制,再加上其已有的哥伦比亚影业的片库,无论东至集团和微软能够提供多优厚的激励,都不再可能赢得这场格式战争了。

这几乎是一场决定集团命运的站在,索尼绝对不会放弃,于是索尼联合了一些华尔街的私募股权基金组成了一个财团,并主导该财团收购了米高梅。

虽然这场杠杆收购耗资48.5亿美元,但实际上,索尼为此只花了3亿美元现金,别忘了片库里的电影还能够产生价值。

对于索尼来说,这场豪赌异常成功,收购米高梅后,索尼片库规模倍增至大约8000部,其中就包括米高梅影库中拥有的《007》系列。

通过将米高梅片库中的1400部影片输出成排他性的蓝光格式,从而一举赢得了那场格式战争。

不过那是当年,现在的米高梅如果没有《007》,可能连瘦死的骆驼都不如。

在当年那场收购中,除了最大赢家索尼,还有一众财大气粗的华尔街的投资者。

只不过他们没有索尼那么好运,这场收购对他们来说近乎是一场灾难。

因为这场收购导致财团的合伙人赔掉了十几亿美元,谁能预料到dvd销售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仅就美国市场而言,米高梅在dvd销售上的收入就缩减了近80%。

销售上的巨大滑坡,高涨的收益分账,不断增加的发行成本,以及其他发行上的问题都造成了米高梅的不堪重负,最后陷入到巨大的赤字深渊,再也无力偿还银行37亿美元的债务利息。

最终,米高梅选择了申请破产保护。

一般而言,当一家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时,银行债权人可以强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来寻求补偿,但米高梅如果进入破产程序会面对一个很棘手的问题——《007》系列电影未来的续集版权有专门的条款规定,一旦米高梅破产,其续集版权将自动转至另一方——danjaq,就是比米高梅更早拥有《007》版权的那家公司。

换句话说,一旦失去《007》的版权价值,一直以《007》为傲的米高梅即便拥有海量片库,也会变得一文不值,额~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价值会严重缩水。

失去《007》对于那些急迫想要米高梅偿还债务的银行们而言,将会面临另一场灾难——或许根本没有买家再愿接手米高梅,没有了格式战争的必要,也没有了未来能够继续生产必然大卖的《007》版权,米高梅剩余片库的价值和其他资产与巨大的债务相比可以称得上是一文不值。

无奈之下,为了保护米高梅的剩余价值,银行给了米高梅三个月的“延期”。

最后的解决方案是,米高梅与望远镜电影公司合并,纽约破产法庭免除了米高梅近40亿美元的债务后,jp摩根跟进为其背书,帮助米高梅获得了来自银行的5亿美元授信,凭借这5亿美元的融资,米高梅不用破产,并且完成了重组。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